我在台北住過的那些房子—十年租屋血淚史

2021年6月25日,一個飄雨的午後,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買房的簽約手續。
從今以後,要變成有殼蝸牛了。(開始揹房貸的人生)(肩膀好重啊)

想想可能人生大概碰到可以買房子的機會不多,也回想整理了一下十多年來的租屋人生,究竟租過哪些超棒的房子?又有哪些像是被鬼打到的房子呢?我的這些體悟想要分享給大家,那我們就一起看下去吧!

一、桃園內壢—元智生活會館

我是在大二(約18、19歲的時候)的時候開始一個人租房子,當時我念的是桃園的元智大學,大一個時候學校規定一定要住宿,一到大二我就一個人搬出來住(實在是很不合群,哈哈),直到大四才搬回學校宿舍又住了一年新宿舍。當時我租的是學校旁的「元智生活會館」,月租6000元。算是當時附近相當高級的獨立套房。所以必須打工賺取生活費,就在桃園的百視達工作了三年,噢!那又是一段很精彩的故事了(笑)

二、台北古亭—公寓內的獨立套房

畢業之後我就到了台北工作,當時薪水只有27000元,就要花掉我將近一萬塊的薪水租房子。一萬元在台北市中心(當時的工作在師大古亭站附近)也只能找到簡單的小套房,還沒有對外窗!唯一的窗戶是對公寓的走廊。

月租9000元的套房。年代久遠到只找到一張朋友來我當時的租屋處玩的照片,設備其實蠻新的,衛浴也是乾濕分離,還有一個流理臺可以簡單的料理,不過缺點就是沒有對外窗。

三、台北永春—華夏型家庭式公寓(有電梯)

住了約莫一年多古亭小套房後,後來因為感情問題搬家(噗,當時可是哭得死去活來耶),搬到台北永春站附近,跟我的小學同學一起share一間家庭式公寓。

兩人合租一層,月租18000元,第一次住有客廳、餐廳、廚房的公寓,才發現我其實比較喜歡這種有「家」的感覺。以當時的房租跟眼光來看,其實不算貴,但缺點是房東偶爾會沒有告知就自己開鑰匙進來,還是蠻沒安全感的。印象很深刻有次朋友來我們家睡在客廳,結果房東剛好回來撞見,還被罵了一頓哈哈哈...


當時的床單、枕頭,大多數都是從高雄家裡帶出來的,我記得以前很愛去IKEA買兒童床單,覺得花色可愛又便宜!導致整個房間都很像小孩房(哈哈)

當時的室友是我的國小同學,後來一起都在台北工作,所以就搬來跟他一起住,我們一起住了兩年多,後來還因為這個永春站的小公寓被房東賣掉而被迫搬家,當時找房子的經歷真是歷歷在目、刻苦銘心啊!

四、台北近饒河夜市—公寓家庭式(無電梯)


搬離永春的家後,我跟國小同學一起搬到了南京東路的一間小公寓,也是有小小整理過,坪數不大不過還蠻溫馨的。我記得當時我開始學水彩不久,把客廳的一個小角落佈置成我的小畫桌。每天晚上都在小畫桌畫畫。我也很喜歡開放式的廚房(大概因為小房子,無法再把廚房隔開了),當時還會跟室友一起下廚煮飯配日劇,回想起來還是很快樂的一段時光呢!


這是當時我的房間,小到不行,裝下一個單人床就已經差不多了。窗戶外是一個小陽台,室友要曬衣服還要進來我房間。窗戶外是防火小巷,一不小心還能跟隔壁鄰居握手之類的(笑)因為自己房間實在裝不下我所有的物品,所以當時候我的櫃子、書桌都在外面,還好室友不介意。

五、新北板橋—江子翠頂加套房(月租8000元)



國小同學室友後來計畫搬回高雄,我也找到板橋的新工作,於是就結束了我們兩年多的同居生活,我又開始一個人租房子了。這次找到的是板橋江子翠站附近的公寓頂樓加蓋小套房。房東就住在五樓(我六樓!),當時很喜歡他的落地窗,外面還有一個不算小的陽台可以種種花草(雖然最後差不多都死光啦~)

我記得當時有個親戚也住台北,有來看我的房子,被他嫌棄到不行(因為六樓沒電梯、房間又小、月租還要8000元)。但我當時還蠻相信自己的眼光,覺得這個小房子會被我改造的不錯。(而且離捷運站跟當時工作的地方很近,有什麼好嫌的!(哈哈))



整理完後的小屋長這樣!當時候我的人生目標大概沒有減物這件事...哈哈,當時只覺得,如果生活裡可以被喜歡的東西包圍,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事實也證明當時生活起來真的很開心,我遇見了很棒的同事、很賞識我的上司、還因此被其他公司相中挖角過去。


我記得當時我家離板橋花市不遠,每到週末,我就會去花市買花回來佈置家裡。也許是小小的玫瑰、一朵繡球,總之家裡有花讓我更有動力維持家裡的整潔。我也喜歡邀請朋友來我們家玩(噢不過他們必須先通過爬六樓樓梯的考驗XD),我們會一起畫畫、一起玩乾燥花;想想那段日子真的很愜意又快樂。



那時候常常一個靈感一來就在半夜把傢俱大搬風,後來還請房東把大電視移走,弄了一個下廚區。


弄了一個平台打算做點簡單的料理。當時我是有多愛小花花呀?哈哈哈
不過住套房的缺點就是,就算只是簡單洗個菜,都要在廁所洗。有時候真的沒辦法還得把馬桶蓋放下來放洗好的鍋子跟菜,現在想想都覺得怪怪的@@


大半夜的在改家具位置的壞習慣到現在都還沒好(笑)

江子翠的小套房算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捩點,我在這裡確認了將來想開工作室的夢想(跟同事一起畫畫的快樂讓我難忘)、還有再怎麼樣都想要有廚房的心情(不想再繼續在馬桶旁邊洗菜了),我想人生大概就是這樣,一邊走才能一邊確認什麼才是自己想要/不想要的,而這些心情會隨著年紀與境遇有著些微而重要的改變。

六、新北板橋—三民路頂樓加蓋(家庭式公寓)


大概是我真的太想要有自己的廚房了吧!在江子翠住了一年多後,在某次跟國中同學聚會聊天上,他問我要不要一起合租房子,我竟然答應了!我們找到一個離板橋三民市場很近的公寓頂樓,一個月12000!也是頂樓加蓋,但因為實在是蠻便宜、空間也大,又有一個漂亮的廚房(上圖)我就(又)失心瘋搬家了!


這是我們的客廳,一樣被我佔據了(笑)。當時的國中同學室友是個男生,回家就是看電視洗澡睡覺,家裡弄成怎麼樣他根本不care!我就很理直氣壯地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佈置(可以這樣嗎XD),還邊弄邊想說,這麼賢慧怎麼不愛上我呢?啊哈哈哈哈


當時我們家外面有個超大的露台,我來看房子的時候也很被這個露台吸引。還幻想說可以在這裡種很多花花草草,或是烤肉之類的。結局是我唯一種的一盆薄荷不到一個禮拜就死了、我們一次也沒有在這裡烤肉過、這裡只有洗衣晾衣會來、最後還因為露台跟隔壁公寓太接近導致被小偷闖空門(等等再詳細跟大家說)



其實這個房子的空間真的算很大,有客廳、兩個房間、廚房、前面有大露台、後面有陽台(放瓦斯);一個月月租才12000元,其實不算貴。習慣爬高樓層(好像也是六樓!)後也就覺得無所謂當運動好了。後來就算室友要退租另外找房子,我還一度想說不想再搬家想找其他室友或是一個人承租下來好了!(當時薪水大概三萬五~四萬元)

後來讓我毅然決然離開這個房子是我遇到了兩大剋星:老鼠與小偷!

有次回家後準備洗澡的時候,一打開浴室門就看到一大隻米奇跟我四目相交!我整個傻眼不知道該怎麼辦,才驚覺原來每天睡覺時候聽到天花板碰碰碰的聲音可能就是老鼠在上面開趴踢,家裡有老鼠這件事實在讓我有點傻眼,我找了捕鼠人員來也沒抓到,放黏鼠板也沒用(室友說黏鼠板會把老鼠黏的皮開肉綻更噁心!),還一度想要把前老闆的貓咪帶來我家養~


米奇就在窗戶那兒與我相忘,後來一溜煙的跑走讓我非常害怕不知道牠會不會再回來XD

經過老鼠事件後我對繼續住在這裡的心有點動搖,聽到天花板傳來奇怪的聲音的時候,各種奇奇怪怪恐怖的畫面就會油然而生。但這些還不至於讓我鐵了心搬家,是最後遇到壓到我的最後一根稻草—小偷。

當時室友已經決定要搬家,我也開始找新室友來一起承租,好不容易「面試」到一個可愛的女孩,覺得蠻合的來的,也已經口頭約定好要一起展開新生活(笑)跟新室友道別後回家,發現家裡竟然有個陌生人!那時候舊室友也不在,我一個人目睹了小偷在我面前跑掉、報警、做筆錄...等,經過這一連串的打擊,我才終於放棄住在這裡的念頭。


七、台北象山—公寓式獨立套房(有電梯)


人生大概就是這樣,遇到一連串爛事之後,慢慢的好事就會發生。在告別了小偷與老鼠的家後,我在前老闆的介紹下,租到了這個位在台北象山公車總站旁的公寓式套房。這個是個有整理的大套房,設備傢俱都很新(我好像是第一個租客)、還有我最重視的廚房!房租只要一萬元!以當時的台北房價,這已經是不可多得的好物件了!


入住前:廚具、冰箱、鞋櫃、電視、書桌椅等都是房東附的。我記得當時還有一個單人座的小沙發,可是我嫌空間不小不想使用所以請房東搬走了。整體非常乾淨明亮,陽台還有外推可以洗衣曬衣,當下就決定租下這裡,誰要住有老鼠跟小偷的房子啦~


入住後:把東西都搬過來後更有我生活的樣子了。雖然只有小小的一口內崁式電磁爐,但對我一個租屋女子已經非常夠用而且感恩了。當時我們家附近就有一間頂好超市,每到假日我就會去買菜煮飯,一個人的台北生活也還是很愜意。




台北象山的這個大套房,是我十年台北生活的最後一個小家。當時還因為幫這個房子拍了很多照片上傳到 Decomyplace,意外的獲得很多迴響獲得了一篇小專訪:《佈置屬於自己的生活感 - 插畫設計師 Arise 台北的租屋》,後來還接到好房網的邀約,又是另一篇關於生活佈置的訪問:《插畫家林琍瑩愛布置 日雜風小窩充滿幸福感》

在台北租屋的約莫十年時間裡,每個小房子都乘載了當時的歡笑跟淚水,我也是後來搬了幾次家才慢慢勾勒出理想的生活樣貌。經歷過很愛買、很會買的階段,漸漸走到懂的選擇對自己最適合的、把那些喜歡但不適合自己的人、事、物留在原地不帶走,開始學習「選擇」。到三十歲後,我才了解喜歡的事情很多,但並非全都合適自己;好看的鞋不好穿,就讓它留在美麗的玻璃櫥窗內;喜歡的人無法相處,就讓他留在美好的記憶裡。回頭看看自己的十年租屋生活,還是覺得這一切都很值得。沒有那些跌跌撞撞,就不會有今天的知足釋然。

下次再跟大家分享我搬離台北後,回到南部台南的租屋&買房故事,我們下篇文章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