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她的緣分

記得我在幼稚園的時候,曾經有一位很疼我的蘇老師。我已經忘記她的長相了,但我記得她對我很好,會請我幫她著色畫教材,還曾經邀請我去她們家玩,幼稚園畢業前,她送了我一盒36色的彩色筆,謝謝我幫她畫了很多圖。
那大概是我對畫畫有好感的啟蒙。
後來的人生跟畫圖沒有太多關係,照常的上課、考試,以前常聽人說的「學畫畫的人都會餓死」我也不認為自己有任何可以做藝術相關事情的特質,總覺得畫畫、學鋼琴,那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做的選擇。
國中的時候有次美勞課,老師出了一個繪本作業,要我們自己設計一本小書,我當時很喜歡幾米,半模仿半創作的畫了一本,沒想到竟然拿到了99分,老師特地把我找去,跟我說藝術的世界裡沒有滿分,但她很欣賞我的作業,我感受到老師的祝福。
出了社會做了設計,某種程度是在跟自己那個「覺得念藝術、念設計是有錢人的選擇」的想法抗衡,把當時繳完房租、學貸,所剩不多的生活費拿去學畫,因為我想在一個人生活的台北世界裡找到有沒有一件事情能讓我找到歸屬?
兜兜轉轉十多年過去,今天和來上課的孩子聊天,重新用一個七歲女孩的眼光來看世界,孩子問我好多問題,其實都很直指內心,有時候單純炙熱到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要說是生活裡的跌跌撞撞,還是長大世故了磨去稜角了呢?

最後孩子說,「那我長大也要像妳一樣,教人畫畫、做喜歡的事,賺到錢再去買顏料。」(?)(因為我們前一個話題在說是不是她們繳的學費拿去買顏料跟麵粉?我說對呀還沒夠錢買巧克力米跟蜂蜜,老師得再加油)(小孩吵著說做好的餅乾要撒巧克力米)
我想起了蘇老師,當年是不是就是這樣陪著我的呢?生命的流轉有時候很意外,上帝為我們安排了意想不到的路,或許不是康莊大道,但確是獨一無二的禮物。